2018学年荣怀学校初中部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以集团第5个五年发展规划为指针,以质量意识为中心,忧患意识为动力,以精细化管理为依托,增强创新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以求实、务实、落实、扎实的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学部由“规模化”向“品质化”的转型
二、工作思路
立足常规,关注课堂,科学评价,形成特色,提升质量。
三、工作目标
1、加强常规管理,实现学校的持续进步。努力实现教风、学风的良性互动,促进我校优良校风的形成。
2、完善制度营造和谐氛围,以更科学的制度保障学校和谐发展,教学管理高效运行,使之适应我校新的发展需要。
3、进一步更新理念稳妥推进课程改革,确实落实好新课程目标,组织好各类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大力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探索新教法推动有效教学,创建民主、和谐的高效课堂。要狠抓教学质量的思想不动摇,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要做到科学备课,优化过程,提高绩效。
5、建立并完善多维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激励并促进师生健康全面发展。
6、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四、主要措施
1、成立学校教学管理专班,发挥好专班诊断、分析、建议的作用,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学习。认真制定并实施教学评估方案。
2、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抢占学生时间、不随意增删课节,规范课外作业监管,不加重学生作业负担。严格推行晚自练活动,控制资料的使用(原则上大课使用一本资料,基础年级小科不得使用课外资料)。组织并抓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并进行质量分析。高度重视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的建设,加强管理,强化规范,完善评价,突出学生参与度和成果的展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课堂教学巡查和检查工作,多方面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监控薄弱学科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教务处、教科室要将每学期中期、期末考试中四率倒数的学科以及教学成绩明显下滑的学科列为本年级薄弱学科进行监控。学期初要召开相关教师专题会议,制定加强教学改进的措施,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出明确目标要求。各年级组长、年级校长对薄弱学科教学进行随机听课,发现教学的真实现状及薄弱的根源,进行专门研讨。
5、开展多元化教师评价,塑造师德榜样。科学设计评价标准,通过课堂评价、问卷调查、作业检查、考试质量分析等,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老师的教学,善意的给老师提出一些整改意见。教务处继续组织好家长、学生评教活动,将评价情况进行反馈。
6、强化九年级的过程管理,完善毕业年级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明确教学质量目标,将目标分配到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把教育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学生教育管理,细化管理过程,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细处下功夫,突出效果,始终让全体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与积极的迎考的精神状态。
7、各年级学科备课组,依照学科教学计划,加强集体备课管理,把好教学质量的入口关。教科室指导教研组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同课异构”活动、说讲评活动、示范课、研究课、优质课等教学研究活动并加强考核。集体备课做到地点统一、时间合理,不走过场。
8、规范教学管理流程,强化教学分析、教学反思,制定各年级具体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初一、初二优秀率达50%初三优秀率达45%),严格推行教师留级制度。教学管理要规范教学检查、教学指导,要提高针对性,要发现问题根源。各年级分析会每月组织一次,由年级组长主持召开,年级校长参加会议,增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及对班级情况的深入了解,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年级分析会,分析班风和学风倾向,反馈教学过程中的学情、教情;研究同一班级不同学科不均衡问题、不同班级同一学科差距的根源;分析优秀落学生思想倾向及其薄弱学科,研究同家长沟通的方式,研究如何促进优秀学生发展;研究学习困难学生辅导策略;研究行为问题学生的转化措施等。
9、通过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自主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抓好每年的三月与十月教研月活动,抓好新教师的入门课和优秀教师的展示课,评选教学能手,为参加市学科带头人做好准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抓好基础年级的汉字听写大赛,辩论赛、古诗文背诵比赛等活动,将相关资料上交教导处保存。
10、落实好培优转差工作,分层指导,分类推进,落实班级、学生的对手赛。各年级要指导学科教师制定优秀学生、特长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行为问题学生的辅导计划,做到内容、时间、地点、效果四落实。
11、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每学期两到三次,做到有检查有通报有小结,并实行量化与绩效工资挂钩。
12、全面贯彻体育艺术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好体育、书法美术等艺术教学研究,落实体育艺术教学常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艺术素养。
13、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与研究,监控实验教学进度与学科教学进度同步,突出实验教学的探究活动,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14、加强“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的研究和建设,加大投入,规范活动流程,使之成为更有影响力的特色。
15、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抓好理科教学研究基地和西交大少年班优秀生源基地的建设。
16、加强校本培训,学习新高考新中考精神,开展专题探讨。教师校内培训不少于40个学时 ,完成校内听课不少于15节,承担公开课或交流课不少于2节,制作上交课件不少于3课时课件,提交专题论文或专题报告不少于2篇。
17、收集、整理教师业务档案及学生各项成果。
具体安排:
月 份 |
具 体 工 作 |
二月、三月
|
1.发放教师办公用品
2.制定各学科组工作计划
3.初三百日誓师会
4.三月教学管理月活动实施
5.第一次备改检查
6.组织第一阶段考试
7.全校教研组长会议
8.青年教师“三课”申报
9.特训班启动 |
四 月
|
1.初二古诗文竞赛活动准备
2.初三体育中考组织与准备
3.中考报名工作
4.期中考试
5.期中备改检查
6.初三教学调研活动(课堂开放园) |
五 月
|
1.初三40天誓师大会
2.第三届辩论赛(基础年级)
3.初二信息技术考试
4.初三实验操作考试
5.初三复习示范课
6.第三阶段考试组织 |
六 月
|
1.初三中考、考前指导与考试组织
2.基础年级复习课研讨
3.基础年级体育中考
4.期末考试组织
5.预定下学期教材及暑假作业
6.收集教师、学生获奖成果,计入教师绩效考核 |
九月 |
1、准备好教师办公用品
2、制定并收齐各科计划
3、教材发放
4、新教师入门课
5、初一新生建学籍、初二初三学生异动统计
6、召开教研组长会
7、启动青蓝工程
8、教辅资料征订检查 |
十月 |
1、组织十月教研月活动
2、备改检查
3、集体备课小结
4、建立名师工作室
5、汉字听写大赛启动
6、学困生帮扶方案制定并启动
7、北大班教学研讨 |
十一月 |
1、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表彰
2、初三教学质量调研
3、备改检查
4、学生阅读征文比赛
5、基础年级学科竞赛 |
十二月 |
1、教师培训,教师读书交流会
2、基础年级数学、英语基本功大赛
3、特训班教学质量调研
4、学困生帮扶记载收集编订成册 |
2019年元月 |
1、组织期末复习、考试
2、五优作品征集
3、寒假作业征订
4、初三复习课研课
5、档案资料整理
|
教务处
2018年2月 |